大家好,我是网易的小迷弟。网易,是一个有温度、有态度,同时又是人才云集的地方。这里的人说话好听又有趣,我超喜欢这里的。
电影《夏洛特烦恼》中,有这样一个桥段:
“老师,您还记得我不?那年冬季长跑我跑第一”
“不记得了......”
“那年过年,我爸给您送过一个索尼收音机!”
“哦,张扬!那老师不能忘。”
“王老师,我爸送的是电视机”,另一同学说道。
“袁华,还是这么一表人才!”
看到这里,很多观众都会意地笑了……
01
中秋刚过没几天,江苏盐城建湖县一小学老师,不小心把自己的收礼小账本发家长群了。
二年级家长群里,语文老师刚发完布置的作业,接着该老师又发了一张图片。
上面黑纸白字地写着,某某家长500,某某800,某某1000,某某500+蛋糕卡。
有人说,这可能是学生交的学杂费。
然而有福尔摩斯,根据图片的蛛丝马迹,推测出这是老师中秋节的收礼名单。
从照片的上半部,看到手写的一些字痕迹,虽然大部分被截掉了,但能辨认多半是“中秋”。
从笔记本右侧印刷字的痕迹,能辨认是有“日、月、星期”的日记本。
既然上面是“中秋”,而且每个孩子的金额不统一,那么很难再推脱说是学杂费、活动费什么的,很大概率是礼金。
光是截图的一页,从上到下15位家长,合计金额就有一万零七百元,外加一张蛋糕卡。
不排除后面还有其他页,记录着其他家长的送礼金额。
这个事情,远不是一张照片所能说清的。
假如一个班按50个学生,这位老师中秋节的收礼金额会是多少?
这个语文老师大概率不会只带一个班的课,多算上几个班,收礼金额会是多少?
一年和中秋类似或更重要的节日至少还有端午、元宵、教师节、五一、十一、元旦、春节等,收礼金额会是多少?
这还只是一年的,如果多算上几届学生,这个钱绝对不是小数目。
细思恐极!
02
整天说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这位语文老师真的是身体力行。
一个有趣的问题是,这名老师为啥要记录收礼名单呢?
假如,所有家长都不送礼,那就不存在什么记录。
假如,只有个别家长送礼,我觉得也没有必要记录。
红白喜事记账,是因为送礼人多,记下来方便回头还礼。
但显然对收礼的老师来说,是不可能还礼的。
那你说,他为什么要记收礼记录呢?
答案只有一个,这名老师记的不是收礼记录,其实是没送礼记录。
老师看着收礼记录,哦,这个叫蜗牛的家长,中秋节没有送礼,他家孩子是小明……
第二天儿子哭着回家说,爸爸,老师今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笑话我普通话有口音。
用我的公务员哥们的话来说:他给老师送礼,根本就不指望老师照顾自己儿子,而是希望自己儿子不要在学校受到不公平对待。
毕竟孩子在学校,都是老师管着,别的家长都送礼了,你一个人不送,孩子会不会受委屈,家长自己也会犯嘀咕。
当这个“猜疑链”一旦形成,送礼就变得理所当然。
我们许多家长,都是在对公平正义的渴望中变成了爸妈。
那些我们曾经不屑和不齿的送礼规则,却都在各种自愿或被迫中变成了信奉。
我们怕的,是这种“人情往来”带来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偏袒,最后导致每个家长都必须进行所谓的“人情往来”,来确保老师不偏心。
说白了就是卷。
03
小编说话一向很直,现在社会最吃香的就业铁三角——教师、医生和公务员,这三个领域屡屡曝出受贿甚至索贿者。
我不是针对谁,就说我和我的读者,为人父为人母,为人夫为人妻,为人子为人女,孩子上学、老婆生娃、老人手术,估计就送过红包。
而实际上,公务员的纪检监察和群众举报,始终在发挥着相当程度的作用,至于另外两个领域,则一直处于灰色地带。
许多家长认为,逢年过节给老师送点礼物,是正常的人情往来。
但其实国家早有规定,严禁老师收受礼品礼金等。
教育部2016年的《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》中:
一、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、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。
二、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、考核评价的宴请。
三、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、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。
四、严禁让学生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教师个人或亲属承担的费用。
五、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、报刊、生活用品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。
六、严禁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。
国家为什么如此规定?
理由很简单,教育,法律,医药等涉及绝对公平的领域,就是要极其严格的监管,否则国家基石就会动摇。
04
最新的消息是,当地教育局已成立调查组,当事人已被停职并接受调查。
这样的教师也许只是个例,但是足以抹黑整个教师队伍,让所有教师蒙冤。
与这名收受学生钱物的老师不同的是,教师队伍中还有很多勤勤恳恳,廉洁慈爱的好老师,这些老师受到社会尊重。
国家这些年一直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,不断出台措施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。
但却总有人甘愿成为蛀虫,为了自己的贪欲,做出损害集体的事情。
国内并不缺少教师资源,很多具备教师资格的人都无法取得一个教师编制,而一些在职教师却忘记了教育的初心,不珍惜教师的荣誉。
这些害群之马,不仅不能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,反而大肆助长“有礼走遍天下,无礼寸步难行”的歪风邪气。
我觉得这次调查,光教育部门自己查没意思。在教师收入不断看齐公务员的同时,希望受贿处罚也能看齐。
禁止老师收礼、因收礼区别对待学生,禁止家长各种形式送礼,就应该严格执行起来,不能仅仅止步于一次单一的调查。
更要重拳出击,让收礼老师忌惮,让好老师免麻烦。
这样某种程度,对老师是一种保护,对学生也公平。
05
最后,这位收礼的老师,不仅坏,而且很蠢。
在误把收礼名单发到家长群后,估计是慌了神,迅速把家长群解散了。
但他不知道的是,即使被踢出微信群,依然可以查看历史聊天记录。
其实,这个老师聪明点的话,应该迅速在群里发个声明:
以上为送礼名单,请各位家长作为警示,往后不要送礼,款项会逐一退回。
这样的话,我愿称之为“神之一手”。
可惜了那么多的孩子,你们的老师,是个蠢蛋。
魅力非凡的你看完后有什么真知灼见呢?欢迎与广大的易友们畅所欲言哈!